-
近日,成都市“双集中”首轮土拍落下帷幕。“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成为此次土拍热议话题,有力的折射出成都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升级,也正朝着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方向坚定前行。
-
6月25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全部结束,合计成交56宗住宅用地,共291公顷住宅用地,占上海市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40%。其中30幅涉及商品住宅的地块,成交总金额约772.77亿元。
-
6月25日,历时6天的上海首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6月18日、6月21日-6月25日连拍6天,上海一共成交31幅宅地,成交总价773.8亿。此外,6月18日还出让了25幅征收安置房用地或租赁住房用地,成交总价约143.1亿元。
-
6月26日,武汉集中供地的第二场土拍按计划举行,与昨日颇为平淡的表现不同,今日武汉地市呈现出硝烟弥漫的景象,多宗地块均遭遇品牌房企几十轮甚至上百轮的轮番竞拍,溢价率攀升,并创下了多区域板块的单价地王。
-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7宗地块中,碧桂园、金地分别摘得3宗,总成交价分别为95.17亿元、51.7亿元;保利地产、中建二局、首创置业、光明地产等4家房企各自拿下2宗地块,招商蛇口、复地、雅居乐、中骏、建发等也分别获取一幅地块。
-
历经6天的现场竞拍,6月25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收官,55宗涉宅地块共收获出让金约852亿元。其中,31宗涉及普通商品住宅的经营性地块成交总金额约773.8亿元,平均溢价率5.46%,楼板均价19649元/平方米。
-
竞拍规则上,上海通过设置竞拍“涨停板”,将溢价固定在10%以下,避免出现类似之前重庆等城市的高溢价情况;而一次性书面报价规则下,企业要测算平均价,叠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打破了“价高者得”的同时;禁马甲令更是降低了头部房企包揽土地的机会,使得竞拍更加公平,给了中小型企业拿地的可能。
-
复盘上半年的土拍大戏,除了城市、区域、地块、房企之间出现的冷热分化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房企利用“马甲”围猎土地以及政策封堵的现象。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东莞、苏州、南昌、无锡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发文禁止房企利用“马甲”拿地。
-
2021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TOP100中已有15家达成千亿销售额,前十位依次为碧桂园3452.6亿元,万科2868.1亿元,恒大2851.6亿元,融创中国2418.2亿元,保利发展2349.0亿元,中国海外发展1554.1亿元,绿城中国1293.0亿元,金地集团1288.0亿元,华润置地1260.9亿元,招商蛇口1244.8亿元。
-
6月18日,上海市第一批集中供地正式开始。本次原计划出让56宗地块,其中青浦区夏阳街道华青路西侧01-05地块(编号为202105312)终止出让,故最终出让55宗地块。包含6宗“城中村”改造用地,14宗征收安置房用地,8宗租赁住房用地,27宗涉宅用地。据统计,27宗涉宅地块起始总价约6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