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欢迎访问房课网!「学习热线:400-850-2006」「定制学习需求
房课网首页地产资讯金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加码 定向降准可期
更多 >新闻推荐
更多 >商场招商推荐
更多 >精品公开课
更多 >企业内训推荐
更多 >金牌讲师推荐
更多 >资料下载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加码 定向降准可期

2021-07-09 09:51 中国证券报

摘要: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专家认为,关于降准,监管部门或更倾向于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专家认为,关于降准,监管部门或更倾向于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再提降准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当前距离上次央行宣布降准已经过去一年多。去年4月,央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15日,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9.5%,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2.5%。

  从降准的具体方式看,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可能会倾向于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来看,降准时机的主要考量仍然是物价水平,如果7月物价开始趋于收敛和回落,那么三季度末或是实施降准比较好的时间窗口。

  碳交易市场将上线交易

  会议决定,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此前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制度体系设计已完成且满足上线要求。目前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基础架构体系,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以稳步推进为原则,逐步纳入其他七大行业;建设了相对完善的顶层政策架构体系,交易制度层面将推出“1+6”配套细则,确保全国碳交易规范化开展。

  近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五大核心要素。在交易场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赖晓明表示,下一步上海环交所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扩大碳市场纳入范围。未来碳市场将逐步扩大,覆盖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同时加强碳排放管理。二是逐步开放交易主体。从重点排放单位起步,适时引入机构投资者和个人。三是不断丰富市场领域,未来将从配额市场逐渐扩展至减排市场,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项目实施。四是探索创新交易品种。未来将逐步引入掉期、远期交易、碳指数等碳衍生品,形成多层次碳市场。

  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会议决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业内人士分析,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央行已经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与“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在创设绿色金融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是央行进一步支持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

  近期央行已多次发声表示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副行长刘桂平日前表示,人民银行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介绍,“原则就是市场化、透明化、国际化。市场化是指按照市场化原则设计激励相容机制,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主动向碳减排领域配置更多资源。透明化是指工具的机制、应用规则都是明确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政策具有精准性和直达性。国际化是指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和国际接轨。”

有意转载本站内容,请与房课网联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若经同意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和地址链接

上一篇:蓝光发展到期未能偿债24.8亿元,可动用资金为2.07亿

下一篇:多位专家建言需求侧管理 提升消费质量和投资效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