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的地产行业终于迎来阵阵暖风,有人说“大反攻已经开始了”。
-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石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交招股书失效。此前,其于5月31日晚间提交招股书,成为今年第一家试吃资本市场“螃蟹”的房企。只是,这家纵横土地市场、押注各地地王的明星房企,在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上有些不太逢时,五年坎坷上市路再遇招股书失效。
-
在哈尔滨楼市,降价促销已不是个别楼盘的行为,而是市场上的普遍现象,龙头房企正打响“价格战”。
-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长假期间(10月1日-7日),15个重点监测城市新房成交套数为8309套,成交面积为92.44万平米,较去年同期下滑19%,但与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一线城市较为平稳,但二三线城市出现较大降幅。
-
11月,房地产市场“低温”依旧。来自多家研究机构的综合统计数据显示,11月,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同环比双降,同比降幅扩大至37.6%,逾八成房企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逾半数房企同比降幅超三成。前11月,已公布销售目标的32家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为83.0%。
-
尽管11月份债券市场融资开闸,但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仍处于相对紧缩状态。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1月份-11月份,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8466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19%,规模减少1990亿元。
-
9月以来,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落地,但很多房企还是觉得艰难,一是因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长久积累的问题,解决需要时间;二是最近一轮的松绑跟以往大不一样,过去是春风一吹,所有的房企都满血复活,这一次是精准的政策松绑,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房企。
-
11月25日,据上交所披露信息,鸿坤地产旗下一笔债券的回售兑付兑息达成展期。该债券简称“19鸿坤01”,债券代码163023,发行于2019年11月21日,发行总额3.44亿元,票面年利率7.50%,受托管理人为五矿证券。
-
根据CRIC监测,自9月以来,市场上的“工抵房”数量激增,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市场转冷,房企去化不畅甚至库存积压,影响企业回款。
-
进入四季度,此前全面收紧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正在迎来微调,从房企境内三大融资渠道来看,开发贷和信用债出现了边际放松,而以信托为主的表外融资渠道依旧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