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半年依然是房企债务到期的高峰阶段。标普信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16家样本企业年内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3月和7月是到期高峰。如果考虑到海外美元债,上半年房企面临的债务压力更大。
-
过去面对供应商时,房企的溢价能力相对更强,供应商或许被迫接受帮房企垫资,愿意以商票形式结款等,并逐渐成为了行业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但是经历了这轮房企爆雷之后,这样的信用生态可能遭受了较大的破坏,相比于没有订单,供应商显然更不愿意承受亏损。
-
2月14日,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杨明耀将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以接替王俊的职务,自本公告日期起生效;2月13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连续三个交易日(2022年2月9日、2022年2月10日、2022年2月1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
-
全市“十四五”期间规划商品住房年开发量不低于1600万平方米,五年开发总规模不少于80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年开发量不低于1440万平方米,五年建设总规模不少于7200万平方米。
-
30个省份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房地产工作进行安排,20余个省份在民生和社会保障中部署房地产工作,强调坚持“房住不炒”,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等等,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
2月10日有消息称,相关部门下发了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此前各地对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并无统一办法,在实践中由于违规处罚额度的上限仅为3万,较低的违规成本导致了普遍资金挪用下的烂尾楼多发现象以及此后矫枉过正的强化监管,对于本来就处于流动性承压状态的多项目、全国性房企而言几乎就成了“催命符”。
-
都说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黑铁”时代,也有一些房企依然保持着坚韧的生命力,不断向上突破。就像去年尽管过半数房企亏损,也有一部分房企仍在正向增长。今年,那些依然斗志满满的稳健房企将如何应对行业寒冬?关注点有哪些,发力点又是什么?
-
广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一直以来都实施严格的住房价格指导,但各个楼盘备案价是根据周边楼盘情况进行通盘考虑的,并实施动态价格指导,没有按价格专门去设置一个红线。每个楼盘每个时期备案价会有所波动,目前限价政策并没有放松。
-
据了解,该管理办法明确,预售资金额度监管为“重点额度监管”。由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能确保项目竣工所需的资金额度,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
广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此给予回应:广州一直以来都实施严格的住房价格指导,但各个楼盘备案价是根据周边楼盘情况进行通盘考虑的,并实施动态价格指导,没有设置专门的价格红线。